进出口退税退税资格认定、退税实地调查、退税资料审核、退税综合筹划、首次出口退税、出口退税申报、退税合规性审核、退税疑难问题

二、重点人群:退税、退保为助力企业稳岗扩岗,国家出台重点群体就业退税专项政策,对吸纳特定人群就业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。该政策通过"退税补贴+税费减免"双轨并行,最高可为企业节省234万元/百人规模。以下是申报操作要点解析:
一、政策适用对象认定标准(一)重点群体范围1.贫困帮扶对象:需提供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建档立卡证明,有效期至 2027年 12 月 31 日。
2.长期失业者:持人社部门出具的连续失业≥6 个月证明,含失业保险停缴记录。
3.困难家庭失业人员:
零就业家庭:由街道 / 社区开具家庭劳动人口全员失业证明。
低保家庭:提供低保证明及失业登记。
4.应届毕业生。
(二)企业资质条件1.与重点群体人员签订 1 年以上经人社部门备案的劳动合同。
2.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(五险)满 3 个月。
3.企业信用等级 B 级及以上,可通过 “信用中国” 查询。
二、补贴核算机制重点人群退税政策的补贴额度按照每人每月650元的标准进行计算。以100名重点人员为例,企业每月可抵扣的退税额度为6.5万元,每年即78万元。这一政策可连续享受3年,因此最理想状态下,企业可以抵扣的退税额度高达234万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员工在享受退税政策期间离职,企业不可以享受相应的退税补贴。
三、申报全流程操作(一)前置准备工作1.建立人员台账:收集劳动合同、社保缴纳记录、重点群体证明文件,确保与个税申报系统数据匹配。
2.系统对接准备:开通全国扶贫信息开发系统查询权限(委托备案机构办理),同步电子税务局企业实名认证信息。
(二)五步申报法1.信息核验:通过 “重点群体就业信息核验平台”进行身份证信息批量核验(支持 excel 导入)和在岗状态实时校验。
2.数据采集:登录电子税务局,进入优惠办理,进行重点群体信息采集,下载模板填报《重点群体人员动态监控表》,上传经法人签章的 PDF 承诺书。
3.申报更正:增值税申报表更正,填写附列资料(三)第 4 栏 “减征额”,附加税费自动同步减免;企业所得税汇算时,填报 A107040《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》。
4.退税申请:在电子税务局 “我要办税→一般退(抵)税管理” 中,选择 “支持稳就业税收优惠” 退抵类型,上传劳动合同扫描件(加盖骑缝章)、社保缴费凭证(含人员明细)、重点群体资格证明。
5.后续管理:建立专项档案,保存人员在职期间的考勤记录、工资发放凭证(体现重点群体标识)、每季度更新的人员状态确认书。
四、实操难点应对策略(一)证明文件获取受阻解决方案1.贫困人口查询替代方案:通过 “国务院扶贫办授权服务机构” 批量核验,或使用银行工资流水佐证(贫困人口专属账户标识)。
2.失业证明补办途径:登录 “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” 申请电子证明,或通过支付宝 “电子社保卡” 查询失业登记记录。
(二)系统填报常见问题处理1.人员信息比对异常:核对身份证号码全角 / 半角格式,确认姓名中的生僻字编码(建议使用 GB18030 编码)。
2.退税额计算差异:检查税款所属期是否连续,核实附加税计税依据是否准确。
特别提示,2024 年新增 “承诺制容缺办理” 机制,信用等级 A 级企业可先退税后补证,但需在 60 日内补齐材料。企业应建立专项内控制度,设立就业补贴备查台账,防范后续审计风险。抓住政策机遇,积极申报,为企业发展减负增效。